联系电话:+86 21 62232322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
邮编:200062
版权所有: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普惠养老金融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中国普通居民百姓提供养老规划与养老金融的知识和服务,让人们在人口加速老化趋势下,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安度富足晚年。
2024年10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普惠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路锦非教授和张路、陈谢婷在期刊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发表学术论文,论文题目为New rural pension scheme,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 and intergenerational economic support of the rural elderlies: a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lassical altruism theory and exchange motivation theory(《居民保、代际交换与农村家庭养老代际经济支持:基于利他主义理论和交换动机理论的研究》)。
ABSTRACT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严峻性日益凸显,农村老年人如何获得经济支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居民保作为首次为农民提供的制度性养老金,是否对中国几千年农村家庭的养老代际经济支持产生影响是本文关注的核心。文章运用经典利他主义理论和交换动机理论分析中国复杂的农村社会现实。基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2013年与2015年两期追踪样本数据,设计两部模型检验新农村养老计划的政策效果,考察2014年“两包合并”养老制度改革和基础养老金提高的政策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利他主义和交换动机两种经典理论因素在中国农村社会现实中同时存在,共同作用于中国农村家庭代际养老经济支持行为。(2)隔代照料的交换动机因素是中国农村家庭代际养老经济支持的关键,因此加强家庭的代际支持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对解决中国庞大且日益老化的农村人口群体的养老金问题至关重要。
论文节选
以下呈现论文部分内容节选,全文请详见期刊。
编辑 | 冷卓璇